广州西门瓮城古遗址修旧如旧-名胜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广州西门瓮城古遗址修旧如旧
[日期:2010-06-2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胡良光   发表评论(0)打印



  西关就是“古代西城门以外、城关一带”。荔湾为何如今叫“西关”,就是因为西城门及其瓮城的存在。走过中山七路和人民路交界的西南侧,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广州西门瓮城遗址被淹没于荒烟雨中。记者昨天获悉,借助迎亚运的契机,荔湾区正斥资390多万元整饰瓮城南段遗址,地块范围内约5400平方米将改造成集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人文绿化景点,届时市民可漫步到城垣旁,亲眼感受羊城历史。

 


广州西门瓮城古遗址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修。王亮摄

 

  西门瓮城注释“西关”所在

  中山路与人民中路交界点的西南侧,有一处淹没在繁茂的植物丛中的古代遗址———广州古西门瓮城遗址。这座1999年就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珍贵遗址,是广州明代城门仅有的发现,也是迄今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

  据明代《广州府城郭图》记载,当时广州城墙共开7个城门,今大东门、西门口、大北门、小北门等地名就是由此而来的。发掘显露的瓮城遗址曾经清代和民国沿用,已经过修改。在明、清两代,这里曾是通向当时广州最繁盛之地———西关的城门。

  “现在人民路沿线都是明代广州城墙所在,西关就是‘西城门以外、城关一带’。荔湾为何如今叫西关,就是因为西城门及瓮城的存在。”昨日荔湾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黄勇告诉记者,西门瓮城遗址是在1996年配合城市基建工程时被发现的,瓮城平面呈“H”形,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18米;除南部外,中段被埋在中山七路路底,北段大部分压在民宅下,仍未发掘。

  1996年及1998年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瓮城遗址南段进行发掘,清理出残存的“L”形基址,墙垣用红砂岩石条包边,横竖错缝叠砌,以灰浆粘接,现残留23层,墙芯以黄褐色土夯实,外壁向上斜收,内壁较直,墙体曾经多次修筑,南墙壁有一处拱形门阀,用白色花岗岩条石砌成,年代稍晚。

  390多万修复瓮城南段

  据介绍,瓮城南段清理出残存的基址东西残长18.45米,南北宽18.15米,高3.7米;在2003年左右被作为城基原址保护,在城墙遗址南段植上花草,路面建起保护栏杆,门洞、城垣在翠绿中清晰可见。

  不过,“经过多年风吹雨打,瓮城南段遗址逐渐被荒草淹没,表面风化严重,红砂岩被酸雨腐蚀,普通人也很难发现这是一处古迹。”黄勇说,一些懂行的市民对此感到可惜,希望能进一步保护好这个遗址。

  为此,从今年3月开始,荔湾借助迎亚运的契机,斥资390多万元对瓮城南段进行整饰,地块范围内约5400平方米将改造成集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人文绿化景点,东至人民路西侧人行道西边界,南至美国银行中心,西至西濠涌西边界,北至中山七路南侧人行道南边界。由于涉及拆迁、道路规划等“硬骨头”,此次整饰并不涉及瓮城中段和北段。

  荔湾龙津街办事处副主任张永忠说,街道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聘请了曾承担南越王墓修缮工作的广州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工程。

  工程已接近完工

  昨天(28日)上午,记者冒雨来到瓮城南段工程,工人正用布料盖住红砂岩城墙,而城墙四周绿化、亭台栈道已经有了雏形。据施工方介绍,将在对遗址表层植被全面清理、城墙本体清洁、微生物防治的基础上使遗址的真实面貌得以呈现。具体来说,红砂岩城墙四周杂草、垃圾、绿化植物,城墙表面生长的附生植物和城墙基础的泥土污染源、垃圾将被清除,然后清洁,并进一步对藻类、霉菌、地衣、苔藓等微小植物进行杀灭,以消除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至于南段原有建筑结构及外观,则不作任何改动,以还原其真实旧貌。“城墙表面还会刷上一层保护液,比如聚氨酯等中性无机材料,防水又透气,至少可保护5年。”

  “目前施工方面已经七七八八,绝大部分工程将在6月30日前完工。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小部分工程可能会推迟。”张永忠说。届时市民在休闲之余,就可漫步到城垣旁,感受广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瓮城简介: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