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被拆:折射地方文化建设畸形心态

2013-10-15 08:03:43    作者:李书龙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清代名园道生园被拆,引来东莞人一片唏嘘。

清代名园道生园

清代名园道生园

  尽管莞城相关部门对此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道生园因残破不堪而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并且已是私人住房,其拆除也属于私人行为—但当地在8年前出台的一项规划方案,仍让以上解释显得可疑。依据莞城在2005年出台的《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生园所属地将建设全新的“和园”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相关手续,并已开始施工。由此看来,在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有百年历史的道生园被拆除,似乎只是迟早之事。

  在民间享有声誉的清代园林,始终难以受到官方的重视和保护,以致最终难逃被拆的噩运,此事正发生在声称要打造“文化名城”的东莞。

  道生园是否应该被拆?官方文物保护是否到位?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讨论。其实放大来看,道生园被拆,更是近些年东莞文化建设的一个沉重注脚,它颇具代表性地反映出东莞某些部门在文化建设上的畸形心态。

  东莞从2011年开始打造“文化名城”,计划以5年时间,投入达到50亿元。综合“文化名城”的早期建设方略,其核心包括两点:一是投入资金建成一大批硬件设施,实现文化设施的全城覆盖;二是依托传统节日和文化项目来打造东莞文化软实力。

  在此政策背景下,近年来东莞在文化工程的建设上风生水起,大手笔频出,各个镇街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节。不过,较真而言,部分镇街的文化建设表面上一片繁荣之象,却依然难掩其文化内涵的空洞与浮夸。

  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惯用思维和可能存在的政绩冲动,不少镇街为了“造”出一个文化节,网罗当地的人文古迹、旧闻轶事,有时不惜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甚至编排一套历史传说,仿佛重金打造的文化节当真与当地的历史传统有莫大联系。这样的文化节,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伪文化,既缺乏植源本土的文化内涵,亦难有长久的生命力。事实上,就实际效果而言,有的文化节每年劳民伤财,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成效甚微。

  而在另一方面,一些确实存余某种文化趣味的历史传统和人文古迹,却因为各种现实困难,被官方有意识地忽略掉了。即如道生园,在一些民间专家看来,这座有157年历史园林虽已破败,但部分建筑仍然精美,整座园林也并非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过,当地对于道生园似乎始终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维修,他们大概宁愿煞费苦心地建造一座仿古的“和园”,也未曾真正试图让现存的历史名园“死而复生”。

  笔者并不怀疑东莞官方在文化建设上的魄力与雄心,但诸如文化节跟风而起、清代名园被毁等反面事例,至少能够说明,东莞的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相关部门在文化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是否真正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部门在文化建设上的重金投入,是将可见的政绩工程作为首要目标,还是真正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累积良善的人文氛围。若只是着眼于政绩考量,则难免衍生出畸形的发展理念,这正是东莞文化建设所亟需警惕的。

编辑:daiy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文物建筑被拆不能总是事后追责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开发过程中,频频发生拆毁文物建筑事件,有的是相关单位带头拆毁文物建筑,有的是开发商私自行动。究其根源之一,就是违法成本太低,各地在处理拆毁文物建筑上,普遍只是罚款了之,导致相关单位、开发商根本不惧怕私自拆毁文物建筑【详细】

曝光台:广州清末民国建筑公示保护期间被拆

《海珠生态城(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10月1日至10月10日在市规划局“规划在线”公示,记者现场走访发现有两处已列入文化遗产线索的房子已在拆除或已拆除重建。【详细】

浙江嵊州“最牛桥上楼阁”开始拆除

近日,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许宅村的一座两层楼房因为建在河道的一座石桥上而被网友热议,称为“最牛桥上楼阁”。该楼房建于1991年,已经在当地一座石桥上矗立了20多年,是违法建筑,经过多方协调,该建筑从9月27日开始进行拆除。【详细】

“楼顶违建”追踪:政务区一小区九成楼顶有违建

  政务区一牛气业主不顾劝阻在顶楼平台建起“玻璃小楼”,多方协调仍不愿拆除。昨日报道后,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政务区多个回迁小区楼顶存在违建房。物业也十分无奈。【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