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宁:减灾对于绿地和景观的要求更高(图)

2008-09-16 23:13:36    作者:成玉宁     来源:中国     浏览次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在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上发言
 

    中国 讯 2008年9月13日,第三届全国青年风景园林师沙龙在南京顺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建设部城建司、南京市政府、江苏省建设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上海园林学会、台湾造园学会、南京市园林局、上海市园林局、许昌市园林局、南京林业大学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著名风景园林师等。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和南京林业大学主办,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和中国 (www.www.domkrasoty.com)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就城市绿地的减灾避难功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的发言:

  我对于避震减灾的绿地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这一次的沙龙主题给我很多的启发。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减少各类灾害对于城市的危害,也为都市人提供避难的场所,正因为具备如此功能,有必要反思城市景观环境安全性,起码有三点值得我们认真研讨。

  首先,应当反思避难绿地分布的科学性。非常赞同刚刚王绍增先生谈的意见,我始终觉得将城市绿地把功能适当叠加有利于景观空间的利用最大化,但把减灾的任务全部交给绿地显然有不堪重负的嫌疑。考察我们国家现有的绿地系统来看,存在诸多不足,譬如绿地本身分布很不均匀,而城市的绿地率,包括开放空间率,与城市建设总量有密切的关联,和城市建设密度也有关系,单纯依靠公园绿地是难以健全整个城市的减灾系统,必须是整合所有城市开放空间资源,形成减灾避灾空间系统,而绿地仅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整个减灾系统中,城市绿地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但如果把绿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而不去研究绿地的分布及其空间关系,可能会失去绿地的减灾价值。

  其次,应当研究避难绿地本身的安全性。今天的大多数城市绿地每年都在增长,而新增绿地大多分布在城市边缘,在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稀疏的地段,一方面是避难的需求不及城市中心、老城区地段突出,另外有相当一批新增绿地本身就是次生灾害频发的地方,比如是废弃的矿坑、矿井、垃圾山。这些地段怎么能够作为我们的应急避难场所?实际上减灾对于绿地和景观的要求更高,对景观师的要求更高,如今的城市绿地是否安全?四川地震除了滑坡等次生灾害,树木本身没有倒,因为树木本来是大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地震面前,人的力量变得非常孱弱,除了极少数的和部分确实是安全考虑很周全的建筑物,大部分的人为的东西包括建筑都非常脆弱。在我们的景观环境里面,这种不安全的东西非常多,譬如,我们许多城市,在把真山开掉做假山,通过锚杆加固山体,这样的绿地可能也难以成为合格的避灾场所。水也是如此,我们原本的一些自然的滩地、湖泊很好,多年的自然沉积,没有坍塌的危险,可是却硬要做驳岸,一方面原来的湿地不存在了,同时又增加了次生灾害的危险,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在少数。

  再次,绿地建设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长期以来绿地景观往往作为弥补城市的不足而存在,有些城市缺山,就在绿地中造了大山,有些城市缺水,想方设法蓄了大面积的水面,看起来是弥补城市遗憾的景观反而是次生灾害的隐患。违背植被自然分布规律的,大量的人工纯林同样也能够引发生态的灾害,这也不能小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景观环境作为紧急状况下避难、应急的一个辅助场所,另外一方面要求景观师还有必要实实在在地把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好,让城市绿地的的确确能够担负起这个避灾的任务,这远不是增加一处移动厕所、蓄水池就可以将绿地转变为应急避难场所,还需要进一步统筹研究,制定标准。

  512大地震以后对城市设计者、管理者、决策者都有深刻的启示与警示,从科学的层面重新认识包括绿地在内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研究开放空间的布局与规模及其周边环境条件,对于今后的城市绿地系统、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布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Aggie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