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论探索—规划设计频道-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
[日期:2010-04-26]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  作者:刘 刚   发表评论(0)打印



  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

  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不断提速,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问题也依然严重,突出表现为:

  1、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大量空间资源闲置,耕地等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缺乏合理规划,不仅导致空间布局混乱,而且由于水土等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缺乏必要的污染物处理和生态建设措施等,导致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如小城镇多数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就近排水河道,给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地基未作防渗处理,对地下水及附近河流具有一定的污染隐患,对周围大气、水环境有较大影响。

  2、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无序的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是严重相违背的。

  3、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类问题突出存在,不少小城镇缺乏自来水、集中供热,有的甚至没有排水设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滞后了小城镇的发展速度。

  二、加强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发展

  通过加强规划手段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标志着小城镇由传统的纯经济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度,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小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1、科学编制和实施总体规划。要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编制高标准的总体规划,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科学的分步实施以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等为基本依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严格监管力度,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小城镇生态规划,它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小城镇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镇区和村庄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镇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受各种条件制约,在总体规划的实施方面,必须改变一些地方根据领导的创意不断改变规划的现象。必须尊重现状和资金限制等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地区差异,充分利用当地的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留有余地,分期实施。

  2、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建设适宜人居的居住环境。加强小城镇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关于对小城镇建设的配套规范没有出台,现参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要制定小城镇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小城镇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小城镇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区改造,增加镇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小城镇绿化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小城镇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小城镇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加强科技投入,重视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的研制、开发、推广可持续发展产业,保证发展过程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是实现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的利用比率,他们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并且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4、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小城镇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小城镇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三、结语

  小城镇建设不能再重复牺牲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镇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科学的实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人们素质的提高,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夯实社会基础。还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Baidu
map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