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护养绿“肾”-中国湿地-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中国湿地:护养绿“肾”
[日期:2009-08-10]  来源:北京周报  作者:唐元恺   发表评论(0)打印



  前不久,66岁的“老北京”粱宇终于有机会去了“早想去看看”的位于延庆县的北京地区第一个湿地公园、北京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野鸭湖。

  “这几年,‘湿地’这个词儿老能看见,北京人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粱大爷说。

  实际上,湿地就是天然的“水库”(淡水贮存库),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看作“自然之肾”,具有许多特殊的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流水进入湿地后,各种物质随水流缓慢而沉积,水中的营养物质能充分地被湿地植被吸收或积累在湿地泥层中,其中一些植物可有效吸收有毒物质。“由于湿地植物能够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化合物,经过湿地处理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0%和90%以上。”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冼萍教授指出。

  延庆“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那里的湿地保护面积已达1万公顷,占到全县总面积的1/20以上。广阔的湿地水面、水生植被等还有效阻挡了西北地区的沙尘进入北京地区,庞大的植物系统吸附、固定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起到湿润、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成为北京大气的净化场和过滤站。

  “曾经,包括一些领导者,并不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为防治干旱、洪水、沙尘暴这些自然灾害才是最要紧的事,一提湿地,总觉得可以缓行。”担任过北京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的侯宝昆指出,“其实,解决这些问题都要从湿地入手,专家调查说北京的沙尘80%来自本地,湿润的地表是不会扬沙的——北京的沙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严重起来,那正是湿地面积大幅缩小的时候。”

  自2007年年初开始,由北京园林绿化局安排,市林业勘察设计院等部门具体承担组织了湿地调查,历时1年半,提出了北京市湿地分类体系,查清了湿地面积和分布、动植物种类和分布等状况,绘制了详细的湿地分布图并建立了湿地资源本底数据库,并先后完成了北京“湿地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湿地生物多样研究”、“湿地保护与恢复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为制定京城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及科学施策奠定了基础。

  如今,北京约有5.14万公顷的湿地,“面积相当于177个颐和园。”家住颐和园附近的粱大爷说,“可只占全市总面积的3.13%,还太少了,而且主要分布在郊区。”不过,他也获悉,今年年内北京有望新增湿地公园6到7座;两年内,将共建14个市级湿地公园(全市14个城近郊区县分别至少建成1个。

  最近,北京发布了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评估指导书,规定申报建成湿地公园,可获得景观补水价格优惠等补贴。“湿地公园中的湿地面积应占公园总面积的30%以上,并不小于8公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尹俊杰表示,湿地主要是保护区,一般限制人进入,“此次出台的‘指导书’,旨在将湿地与城市功能性公园结合,让市民享受湿地,并缓解城区‘热岛效应’与减缓气候变暖。”目前北京市有水的公园共73座、滨河公园11座、郊野公园103座。

  北京还正在着手重要湿地保护示范的建设,它们分为退牧还泽还、退耕还泽还滩、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栖息地恢复、重点湿地保护区移民、生物治理“绿肾”试验示范、退化湿地恢复前期论证研究等6大工程。

  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08年底,已建立了80处湿地公园,更有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36处国际重要湿地,目前拥有的湿地总面积约3800多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1790万公顷、约49%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自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抢救和恢复湿地资源,一批曾遭受破坏的天然湿地得以保护。从1994年9月开始,由国家林业局牵头,17个部委共同参加编制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历经6年,于2000年11月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这是中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就湿地保护作出的明确声明,表明湿地保护已经纳入国家议事日程。该年12月7日,独立、非赢利性的全球组织“湿地国际”授予中国国家林业局“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2005年起,中国连续当选为《国际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成员国。

  求保护与利用“双赢”

  提起中国南方名城杭州,人们大都会想到那里的“西湖”。如今,杭州人可能还要推荐“西溪”。

  西溪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世界大都市中罕见的湿地,乃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实际上,西溪湿地有着1800多年的人文背景,面积曾达60平方公里。据说文豪施耐庵(1296—1371)就是在此完成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近20年来,这里大量水域随着“城市化”而迅速消失,人们养鱼和猪、造田、办厂、盖房。到本世纪初,其湿地面积已锐减到10.08平方公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2003年8月以前,它是一条臭水沟,各种污物的“投放场”。此后,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在舍弃千亿人民币商业开发利益、从外资企业手中抢救下的湿地上进行的工程。

  “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经常到西溪打鸟、抓蛇。”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如果一旦搞房地产的话,整个西溪湿地就会被破坏得荡然无存,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们就决定在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不准搞房地产。”

  杭州市政府花了近6年的时间,用100亿左右的人民币,分3期整治西溪湿地,到今年10月,将会全部完工。

  最初,工程只是作为“以水网沼泽为特征的湿地型风景区”来进行规划设计,偏重于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对此,专家们意见分歧很大。最终,除对保护区建筑进行拆迁之外,工程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改善环境和水体质量、保护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持动人的“人文肌理”、协调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加强科普教育为重点,对最精华、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块实行相对封闭保护。此外,电线、电杆一律铺设到地下去,哪怕1公里要花上4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设置水禽栖息地以及人工鸟巢等设施,使更多动植物能在西溪找到生存与繁衍地。对外开放生态旅游的区域,游客平均每天不得超过3000人,交通工具要“零污染”(采用摇橹船和电瓶船)。

  据报道,国家林业局有关专家面对西溪湿地公园非常惊讶:一因生态保护面积占94%(利用面积只占6%);二是它不以商业为目的,仅仅作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设施。

  世界上关于湿地保护的模式有两种:“基金保护”和“政府保护”。而在一些专家看来,西溪模式是“第三种”。

  今年3月,《杭州西溪湿地国际城市综合体概念规划》接受专家评审。“保护西溪湿地,必须回答好3大问题:它能够永远像今天这样美丽吗?将来会不会被无数高楼大厦所包围而成为一个‘洗脚盆’?为湿地保护作出牺牲的原住民,会不会因明天西溪湿地的保护而永远失去发展机会?”王国平书记表示,西溪湿地保护的成败取决于36平方公里西溪湿地国际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成败,这又取决于能否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法制建设

  近日,酝酿已久的中国《湿地保护条例(送审稿)》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将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提供的情况,目前中国湿地面临四大威胁:遭受开垦、开发等活动的大面积蚕食,面积在减少、萎缩;环境污染、质量恶化、功能减退;生物多样性降低;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如果说这种种威胁使湿地遭受明显的‘创痛’,那么实际上湿地还有另一种‘隐痛’,即保护管理上的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明显缺位。”《法制日报》韩乐悟认为。而国家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调查规划处处长鲍达明表示,由于立法滞后,许多应该建立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不起来。但事实上,这也与对湿地的认识有关。“什么叫‘湿地’”这个表面上“简单”的概念却成了长时间争议的一大焦点,“所折射的正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难。”有专家直言。

  “从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管理属性来讲,无论国际国内,其保护管理都必须要走多部门协作之路。”鲍处长说,如果湿地保护的相关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不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即使单项资源的执法做得很好,但最终还是达不到对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功能保护的目的。

  近几年中,地方湿地保护立法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全国已有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湖南、广东、陕西、甘肃、宁夏8个省(自治区)完成了湿地立法,其余绝大部分省也正在做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这8个省,地域覆盖了全国30%的国土面积。而由于各地湿地主要类型、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所不同,它们在进行湿地保护立法时提出的制度、措施以及管理程序等内容也不尽不同。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湿地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Baidu
map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