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地面铺装在步行街设计中的拓展-园路工程|园林工程-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人性化地面铺装在步行街设计中的拓展
[日期:2007-08-26]  来源:www.lvhua.com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同地域特性的古都和古街道,随着时间的变迁演变为现在的城市和步行街。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逐渐远离我们,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作为完整表达城市文脉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城市形态被成片地拆除,影响了城市形态的相融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立新”是“破坏”的结果?其实不然,“立新”不必“破旧”,尊重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将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更富有人性化气息。地面铺装设计也是如此,人性化是步行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人性化地面铺装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的表现

  1.1 商业步行街的概念及转变

  我国的步行街都是从过去商业街转化过来的,但欧美步行街功能已综合化、多样化、休闲化,不完全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去玩、去旅游、去放 。如很多人到纽约第五大道去,目的是什么?就是去百老汇看戏。文化活动不是商业活动,这一点就没有引起国内的注意。而我国步行街相对失败,一个是交通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交通问题都没解决更不用说铺地。一个就是结构太单一,单纯买商品,而没有发展大量的休闲、文化活动,吸引人来旅游、休闲、观光。

  1.2 人性化铺装在商业步行街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现时表现关键的一点是以人为本。任何一项设计都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地面铺装设计也是如此。地面铺装设计必须最后落实到具体的形式上,这其中包括形状(线形)、尺度、材料、色彩、肌理、功能等,在地面铺装中具体设计形态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种以功能形态为主,如提供行走、观赏;另一种以视觉形态为主,如以地面的铺地形式引导人的流动方向,以铺地的方式设计出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等。无论何种形态都在传达其所涉及领域的某种意义。

  1.2.1 线形和形状: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各种不同的效果。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

  1.2.2 尺度:“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

  1.2.3 材料:铺装材料多采用石材、广场砖、彩色水泥等。在节点处用金属、玻璃等加以点缀。景观道路的地面铺装注重和绿色环境融为一体,烘托出入口区的整体性。在以人性化为前提的设计下我们更强调块料、砂、石、、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型生态环保的道路铺设。

  1.2.4 色彩和肌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室外的色彩也不断增多,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更广的余地,地面色彩的运用不仅在色彩本身,而是色质的合理运用。不同材料的色反映不同的色质,不同反光度的色表现出不同的色质。用陶瓷和玻璃两种材料制作的马赛克,前者规整、亚光泽,给人以沉着、温和、平静的感觉,而后者则在阳光下耀眼刺目。这两种材料制成的同一产品,尽管名称式样都很相近,而实际效果正好相反。如果将色质分开讲,“色”就是物体本身给人以红、黄、蓝等色彩在视觉上的感受,而“质”则是指物体表面质地的特性作用于人眼所产生的感受,即质地的粗细感受是材料肌理的体现。色质可分为反光、平光、亚光、透光及天然人造色等,而在使用时又往往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综合对比运用时,粗、中、细三者比例不能等量齐观,必须使其中某一质感量占绝对优势,才能突出中心,分明主次。在地面色彩的实际运用时,常以花岗岩、卵石、地砖等几种材料综合使用。 

  1.2.5 功能:①可视性,如89横滨博览会前步行道地面铺装设计增强了博览会场地面的“可视性”,营造出欢悦的庆典气氛,同时引导参观人流。昔日王侯贵族使用的镶嵌图案的步行道彩砖设计,如今作为近代民族繁荣的一个标志,已经用于大型会堂和商业设施中表达民众的平等。②引导性,地面铺装的“引导性”在于给人以方向的指引,视觉的引导。如:日本新土伎川桥桥面上的图案设计表达了学院都市的勃勃生机,也暗示着河水的流动。③健康性,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2 铺装设计与步行街中其它环境因素的关系

  地面铺装分硬式铺装和软式铺装,利用不同铺装材料的色彩和质地等,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其铺装方式,以规则式为主,铺装的设计呼应了整体环境和与之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使水体、坐椅、灯具、街具、公交车棚、绿化等融入整体设计之中,并使每个不同的区域,具有强烈的识别性。   

  2.1 水

  在地面铺装与水的关系中我们既要讲究地面的密实性又要讲究地面给水带来的美观性。水是无色、透明的,在给我们带来亲水性的同时我们对其水底的地面也同样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水的主题是 “连接的需要”,它们之间是相互引导的。   

  2.2 绿色植物

  绿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绿色文化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间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地面造型和空间环境在植物一年四季变换中产生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2.3 街具小品

  “街具”就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如各种活动的引导设施、围合设施、信号标志、憩坐处,这类“街具”是常用或常见的小尺度物质要素,它们形成街道和广场的环境特质,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与地面的铺装也有着有机的联系,铺装材料的不同可以加强街具效果,“街具”又为地面铺装带来更多的可视性。   

  3 人性化地面铺装在步行街中的表现

  在澳门步行的趣味在脚下,这一点表现得最充分。整条步行街没有一块地是平的,全用那种奇特的葡式碎石铺成,由于不时出现的街边曲面的变化,步行会有惊人的趣味,会有发现感。地面上拼成的各式图案,表现了航海民族的文化特色,象海浪一样的花纹一直伸向远方,葡式地面的处理技巧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用心,不置身其间,是很难明白那种感受。

  再如欧洲最著名的一条步行街德国慕尼黑的步行街,它不仅游历于脚下还展示在周围建筑中。在长不到一公里的距离有两个大教堂,教堂广场还有老市政厅、新市政厅,还有斯特劳斯的喷泉等,连起来形成一条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步行街道,令人流连忘返。

  4 传统与现代地面铺装设计的交融  

  4.1 传统的地面铺装设计——花街铺地

  花街铺地是我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铺地手法,它融于自然,有意识地追求自然情趣。即取材于自然,崇尚自然,用不同形式和材料的铺地抒发和交融轻松深邃的幽趣;用不同色彩和材质的质感来烘托细腻或粗旷的格调。层砖碎瓦、裂瓷片陶、缸砖卵石等取材于大自然的铺地来表达不同立意、主题、空间、情操。

  4.2 现代的地面铺装设计

  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铺地手法的同时,不断地挖掘新型材料,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设计及运用。设计方法上将传统铺地之精华加于现代设计理念共同营造完美铺地篇章,提倡自然、情趣,多了一点现代化的工业含量。

  5 人性化地面铺装在商业步行街环境中的发展趋势

  不久前,在征集奥运公园水环境设计思路的讨论会上,一位老专家提出:奥运公园最重要的设计之一,应是让地面具有很好的雨水回渗功能。这一建议得到所有与会者的一致认同。这不仅意味着奥运公园的建设将向人们展示一种全新的、具生态保护功能的地面铺设,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地面设计将逐步走出硬化的误区。硬化地面应按功能性要求严格控制,硬化地面是什么样子?最典型的就是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公路除外)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区、停车场等地面。近几年,这类地面的铺设在许多城市泛滥起来,并被误认为是城市环境工程的典范,殊不知这类硬化地面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多种危害。首先会影响城市排洪,下雨时,这样的地面完全阻止了雨水的渗透,使城市一遇雨天就满地积水;不下雨时地面又极为干燥,尘土飞扬。其次,这样的地面会大量反射、保留、释放太阳的辐射,因此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的环境舒适度大大减小,同时使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难以沉降。最后,此类地面阻断了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的地下水位难以回升,因而直接影响城市植被的健康,会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要想设计人性化的铺地,不论是商业步行街还是广场,首先就要拆除这样的地面,因为透水地面冬暖夏凉,给人生理上带来了好处,使得人们有心去行走、购物等。

  德国南部有一个美丽的生态城市弗莱堡,10多年前,弗莱堡提出了建生态城市的规划,整个城市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拆除城市所有的硬化地面(公路除外),代之铺上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这种对城市地面的生态型改造,使得弗莱堡的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城市因此充满了灵气,同时城市的植被能完全脱离人工浇灌而郁郁葱葱。由于透水地面能通透“地气”,因而使地面夏天凉爽,冬天暖和,雨季透水,冬季化雪(不结冰),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舒适程度。另外,由于透水地面对粉尘的吸附力强,很大程度地减少了城市的扬尘污染。

  其实我国透水地面有很久的传统。在北京的许多古建筑中,地面需要有透水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建筑原则。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古园林的多处地面都是透水的。建于590年前的明代团城(今北海公园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团城高出地面十多米,其上却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百年老树。这些树木从不依赖于人工浇灌,道理就在于团城的建筑充分利用了青砖的透水性,用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砖,铺设出一条条留有缝隙的通透雨水的网络。砖的下部大量用谷壳和贝壳渣拌着土壤垫底,具有很强的透气和吸水性能。下雨时,雨水可以全部通过砖面和砖缝流入土壤中,为团城上的树木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仔细看一看中国传统的园林、庙宇、宅院和街道的铺设,我们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好的透水性。这也是传统建筑具有如此持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生活在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国,我们让自己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走出硬化的误区应该并不困难,古人留下的各种透水地面的实例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通过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在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中,保留好属于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
  
  6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地面铺装以推动设计的协调发展

  原先的铺地只是作为一种铺于地面的环境小品,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不容易为游人所瞩目。其实,小中见大,铺地和其它环境要素一样,同样源远流长,隽永其美,它“铺叙”了景观文化的璀璨篇章。同时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活动空间与场所,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在步行区消闲,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享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乐趣。做为设计者,我们如果想利用好这个元素,就需要我们接近它,重视它,珍惜它,这样我们才有利于把握它、展示它。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敷衍了事,应该积极对待,用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其中遇到的困难,把地面铺装设计的价值提高到环境设计新的层面。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Baidu
map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