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景今何在(组图)-国内名胜-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燕京八景今何在(组图)
[日期:2008-08-13]  来源:《博物》  作者:文/齐 特约专家/李宝田 摄影/王宁   发表评论(0)打印



水 供图/全景

  玉泉趵突 记忆中的清冽

  碧障云岩喷玉泉,长流宁是瀑流悬。遥看素练明秋壑,却讶晴虹饮碧川。——明·邹缉

  蜿蜒如黛的西山群峰以东,是相对比较平坦的心腹地带,与西山群峰相比,海拔不高的马鞍形玉泉山显得不太起眼,但它却与北京人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

  得名于水的玉泉山上流泉密布,地下细流暗涌,是京城重要的水源。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京西郊许多园林的水都从这里发源。

  不过更值得称道的,是玉泉山的水质。用“有点甜”来形容都不足以概括它的清冽甘美,尤其是在素有“苦海幽州”之称的北京城,这个优点就显得格外突出。北京城苦水多于甜水,明清两代皇家用水都是直接取自玉泉山。每天天还没亮,从玉泉山“快递”到紫禁城的水车就穿过西直门那刻着三道水纹的瓮城门洞了。

  如果要搞一次水质大赛,在没有众多复杂检验手段的情况下怎么评判?古人用的方法是称重,轻者优,重者劣。据说乾隆曾采集了天下有名的泉水品评称重,结果自然是皇上御用的玉泉山水最轻,被封为“天下第一泉”。估计这个评判结果多少和享用者的身份有关,谁敢说皇上用的是“第二”呢?

  如此重要的水源,占上燕京一景也不为过。但玉泉趵突的景点具体在哪呢?据史料记载,“沙痕石砾,随地皆泉。山阳有巨穴,泉喷而上,淙淙有声”。玉泉趵突是乾隆定的景,在明代画卷上,景名是“玉泉垂虹”,因为那时的泉水是从泉眼中喷涌仰出,形成流虹形状,可见从明代到清朝,玉泉山的水量已经下降了不少。

  时至今日,玉泉山就连涓涓细流也很少见到了,植被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早就让“第一泉”名存实亡,只剩下乾隆题的石碑,还干巴巴地立在山南龙王庙前,这里曾是汩汩的泉眼。

 

  蓟门烟树 辨不清的风景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遗乘风更北飞。——唐·李益

  北京城北,德胜门外到学院路,小月河不紧不慢地穿过狭长的街心公园,两岸绿茵茵,杨柳依依。带着一心的浮躁逃离车流繁忙的三环路,沿着河岸一路向北信步,不久就到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一座新砌的高台上立着蓟门烟树碑。登台举目四望,想象中层林重重、远烟渺渺的景色寻觅不到。

  忽必烈时代雄伟的元大都北城墙,在明清时随着城区的南迁,已经成为任人郊游的遗址。城里人骑着驴马出了德胜门一路往西北,登上元代城墙,饮酒赋诗,闲谈聚餐。

  据说金章宗命名燕京八景时只有蓟门飞雨。当时金中都的位置在京城西南,蓟门也并不在现在立碑的地方,而在牛街附近,据记载是个繁华所在。金之前的辽代皇帝曾经在此避雨,看见电闪雷鸣、风疾雨骤的景色顿生感慨,便有了蓟门飞雨一景。也许是暴风骤雨所抒发的不平之气会煞了太平盛世的风景,也许是当地飞雨的情况有所改变,明朝胡广题诗绘图时,就把这里的景色改成了“烟树”:“树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

  后来,乾隆皇帝把蓟门烟树定景在元大都北土城遗址附近,是因为在明代的《北京八景图》中,“古城西北蓟门前”所说的古城指的就是元朝的都城,西望到的景色,估计就是原来元朝皇帝大面积植树造林的福荫,升起的烟,也许是黄昏时附近人家升起的袅袅炊烟。

  今天,大都遗址公园的青翠虽然没有达到“烟树重重远近齐”,但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仍然算得上养眼。从碑台远望,暮色中,当年曾荒弃的废墟旁,立交桥凌空高架,车流往返穿梭,新时代的“京华烟云”冉冉升腾。

编辑:royal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Baidu
map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