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建设绿色宜居郑州 -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园林城市  rss订阅
      高级搜索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建设绿色宜居郑州
日期:2008-06-25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丁世显   我要评论()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丁世显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西依嵩山,北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素有“中、通、丰、古、商”的特点,居中国经济战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枢纽地带。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使郑州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著名商埠和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中心城市。郑州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716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255.48万人。

  郑州市历史上曾饱受风沙危害,绿化基础十分薄弱,“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是旧郑州的真实写照。解放后,尤其是1954年成为省会城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防风固沙和城市绿化建设,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郑州市以大树多、绿量大,赢得了“绿城”美誉。近年来,从建设大郑州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的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郑州市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以来,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的通知》精神,将园林绿化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提高城市品位的突出位置,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以绿环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为特色,加强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发展速度,政策扶持,创新举措,采取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沿河布绿、依法治绿等措施,开展公园游园广场建设、城市河道治理绿化、道路和出入市口整治绿化、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建设、中心城区综合整治、郑东新区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城郊防护林建设等系列性大规模创绿建绿工程,市区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各项绿化指标逐年提高。精心构建新城区绿化气势磅薄、老城区绿地星罗棋布,绿色植被与自然、人工环境和谐共存,林园相映、林水相依、品位高雅、文化底蕴深厚的园林绿化景观,构筑了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协调快速发展的格局。200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城市”,2003年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2005年经卫星遥感测定,郑州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4.9%,绿地率31.7%,人均公共绿地8.17平方米,成功步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一、城市绿化跨越式发展

  自2001年以来,市区共新增绿地2336公顷,年均新增绿地467公顷,市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大绿化指标分别由22.62%、28.82%、4.8平方米增加到31.7%、34.9%、8.17平方米。

  ——公共绿地建设成效显著

  中心城区按照绿地系统规划,新建了熊儿河滨河公园、月季公园等16个公园。郑东新区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区的目标,建成了中央公园、城市公园、交通公园和河川公园。在中心城区建筑密集、可用空地紧缺的情况下,按照绿地服务半径500米布局,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拆除违章、临时建筑等工作,建成小游园138个。完成了市区10个出入市口的整治绿化,以及绵延100多公里的环城快速路和主要干道两侧各30米到60米的绿化带建设,“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目前,建成区有公园45个、绿化广场17个,游园156个。这些绿地分布均匀,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方便了市民晨练、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道路绿化特色明显

  中心城区内人民路、金水路等百余条道路,行道树以法桐为主,树干粗壮挺拔,冠大荫浓,构成了宏大的林荫路系统,成为郑州城市绿化的特色。近年来,在保护和发展这一特色的同时,按照树种多样、色彩丰富、乡土为主、栽植大规格苗木的原则,先后完成了金水东路、郑汴东路等90多条新建道路的绿化,并通过大规模拆迁违章、临时建筑,完成了东、西、南、北三环路、郑花路、科学大道的整治绿化,形成了一条条绿色隧道景观。道路绿化已形成点成景、线成荫、带成廊、片成林、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

  ——单位居住区绿化稳步发展

  根据不同庭院和小区情况,依形就势,充分利用楼间、屋顶等空间,让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做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各类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规定留足建好绿地,实现开发一区,绿化一片。现有庭院、居住区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扩展绿化空间,提升品位档次,不断加快绿地的改造和完善,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造绿、立体绿化等方式整治提高,增加绿量,提高环境质量。

  ——大环境绿化成绩斐然

  依托全民义务植树和市财政每年1亿元的投入,相继实施了环城生态防护林建设、风沙源治理、北部荒山造林、黄河滩区生态绿化、通道绿化等大环境绿化,启动了森林生态城建设工程,建成了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风景区、环城防护林、黄河大堤防护林、黄河湿地公园等,总面积5000多公顷。在市区铁路沿线,按20-30米宽的标准进行拆迁绿化,新植树木100多万株;将穿越城区的三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建成开放式滨河公园,条条楔形绿色廊道与城郊绿化连为一体。

  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2003年以来,为“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中心城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城市发展目标,通过大规模的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实施了市政道桥建设改造、市容街景整治、夜景照明、架空线路入地、公用设施更新改造、环境卫生设施完善、铁路沿线整治等数十项工程,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城联创”工作,树立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相配套、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三年来共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9亿元,其中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完成投资202亿元,进行城市道路、供水、供气、公共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由滞后制约型向基本适应型、适度超前型转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学习借鉴浦东经验,高起点规划建设郑东新区

  邀请国内外规划设计大师献智献策,为郑东新区构绘高标准蓝图,规划郑东新区150平方公里,绿地率51.16%。三年来,郑东新区建设围绕“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累计引进项目16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5亿元,房屋建设面积达888.6万平方米,路、桥、水、电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入住人口达8万人,基本实现了“三年出形象”的目标。目前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配套、景观绿化基本到位,起步区按计划续建,中心湖、南北运河南运河段主体工程已经完工,8个城市公园、6个交通公园、4个河川公园、1个中央公园建设基本完成,广阔的绿地空间和水体空间构筑出一座崭新靓丽、朝气蓬勃的生态景观新城。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大规模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城市烟囱消失,排污口控制,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关、停、并、转污染企业719家,取缔燃煤大灶5万多个,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不断提高。市区风沙危害得到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大大缓解,2004年、2005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达到298天、300天。市区法桐树上每年迎来数万只鹭鸟栖息,城郊森林公园、风景区、生态林内生物多样,景色诱人,每至周末节假日迎来数十万城市居民休闲观光。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城市显露雏形。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让市民生活在四季常绿、花草辉映的绿色家园,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抓起,注重改善人居环境。从2003年开始,政府每年都把建设游园绿地作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强力推进,2003年建成小游园62个,2004年建成34个,2005年建成42个。这些游园虽然面积不大,但都建在居民的家门口,一处处小游园分布市区,市民出门见绿,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对贯穿市区、曾被居民称为“龙须沟”的金水河、熊儿河、东风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截污、护砌和绿化美化,形成了绿树、碧水、园林小品相互交融的三条景观“绿廊”。199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园免费开放、园内公厕免费使用,辟建老年人免费健身园,使公共绿地融休闲、健身、游园等功能于一体,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民本思想。自200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绿化、美化、安全、方便为主要内容的舒适小区、优美庭院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已建成绿地率30%以上的一类社区288个、一类小区2084个、一类单位1490个。全市有80%的社区、小区、单位不仅绿化达标,而且实现了“路平、水通、灯明、安全、卫生”。

  ——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通过建设园林城市,增强城市宜居性,优化了发展环境,先后有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烟集团、天津顺驰、上海绿地、澳门宝龙等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逐鹿中原。2004年,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中国投资环境报告》中,郑州市排名前十位。同时,被联合国列为中国25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2003年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02.1亿元,同比增长14.7%;2004年实际使用外资2.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5%;实现生产总值1375亿元,同比增长15.5%。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完成生产总值1650亿元,同比增长15.8%。2006年3月,《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列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三、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探索符合实际的城市绿化模式

  ——政府主导、市区分工、各方协同、全民参与

  多年来,郑州市上下形成共识,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这个指导思想,把建设园林城市列入工作重点,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区两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办公室,明确责任目标、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建机制,省市联动,市区分工,部门协同,全民参与。在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下,形成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养护管理、科研推广、技术咨询、花木经营等行业健康良好的市场机制,为城市绿地的高水平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

  ——坚持规划建绿

  做好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是快速增加绿地面积、健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逐年稳步提高各项绿化指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郑州市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绿线,不惜重金拆迁补偿,大规模建设公园、游园、沿河沿路绿地,创造了郑州史无前例的绿化发展速度。

  ——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建设精品园林

  在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和创建园林城市进程中,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坚持生态建绿理念,建设精品园林。一是根据人的生态行为规律和心理审美要求,营造完善了生态型、观赏型、游憩型等多种类型的绿地。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配置适地适树,以乔木为主,以速生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增加城市绿量,突出大树大绿的绿城特色。三是与中原文化相结合,运用传统造园手法,注重城市雕塑、小品与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协调相融,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对市区公园和动物园内部景区景点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和改造,消灭黄土裸露,对园内非园林建筑、游乐设施、服务摊点进行综合整治。实行了禁止车辆入园、优质服务制度,实施了亮化工程,全部取缔绿化广场内的游乐项目。

  ——积极拓宽思路,探索园林建设新途径

  针对中心城区土地紧张、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郑州市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长期承租土地的方式,先后建成了绿荫公园、航海广场、光大广场等公共绿地;采用划拔、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方法,将市区内原属农业等其它部门的市园林场、园艺场、工人文化宫等划归园林部门,并改建成公园,有效地推动了公共绿地的快速发展。

  ——坚持城郊绿化同步发展,提高整体绿化水平

  为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构筑城郊一体的城市生态大环境绿化圈,在搞好市区绿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实施城市周边生态建设工程,建成了环城防护林、黄河大堤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过境道路防护林、河道绿地、高压走廊绿地和铁路绿地等。市区绿化和郊区绿化协调发展,城市绿化生态系统逐步健全完善。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将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将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龙头城市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出发点,树立“绿化优先、生态优先、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发展,大规模推进中心城区绿化建设,加快郑东新区“生态城区”建设进程,完善城郊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2006年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并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在中西部城市中率先把郑州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景观宜人、人居环境舒适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songgaofeng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菊花栏目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