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2024-07-05 09:17:18         来源:极目新闻     浏览次数:

武汉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资料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辉摄

  长江武汉段流程达145公里,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江共同造就了武汉三镇。当前,武汉正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高水平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生态品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

  7月4日,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扎实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长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近年来,武汉提出努力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的工作目标,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武汉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武汉段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英雄城市绿色底蕴进一步突显。

  2023年,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市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河流断面占比达75%,水质优于Ⅳ类标准的湖泊占比达84%,连续三年实现劣V类湖泊清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长江江豚“逐浪”的场景频现武汉,万千鸟类诗意栖居天兴洲,武汉用实际行动,擦亮了“百湖之市”的绚丽名片。

  在增绿提质保湿,共建共享生态宜居方面,武汉2023年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4.28万亩,累计建设各类公园940个,基本形成布局均衡的公园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35%,达到7.48万公顷,成为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

  2023年,武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5家,绿色环保产业规上企业达到363家,2023年武汉马拉松实现赛事碳中和。

  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生活垃圾分类与长江大保护息息相关。武汉市城管执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城管部门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促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洁净城市,持续提升环境卫生品质,武汉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已形成“6焚烧、6厨余、2协同、1应急”的生活垃圾处置格局,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已达2万吨/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今年初,武汉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坚持分级分类,系统科学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正有序开展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同步推进分类设施建设,已建成亭棚式分类投放点8000余个,垃圾分类收集屋1400余座,改造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68座。

  在规范餐厨垃圾收运管理方面,武汉建设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500余个,布设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箱3000余台,对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实行“大分流”收运,基本实现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分类收运体系全覆盖。

  逐步形成三个江豚种群

  2023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数字江豚”项目,建议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现“数字江豚”线上线下交融共促,用数字技术赋能江豚等长江珍稀动物的保护,用数字手段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农业农村部也明确支持武汉建设“数字江豚”项目。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江豚保护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武汉通过策划“数字江豚”建设,促进长江江豚实体保护,已逐步形成金口、天兴洲、双柳水域三个种群,“江豚回归江城”的初衷基本达成。

  “数字江豚”作为长江大保护生态公益事业与数字科技结合的全新尝试,依托数字技术,对江豚进行全方位数字赋能。项目设立以来,发布“i江豚”小程序,成立“数字江豚”守护者联盟,建设长江江豚数字监控系统,开展“数字江豚”公益 ,为市民提供可视化、场景化、互动式保护江豚的途径,推动全民参与长江大保护中来。

目前,武汉正持续提升“数字江豚”影响力,通过搭建“数字江豚”推介平台,并打造长江江豚保护科教平台,争创武汉“数字江豚”研发交流中心。

  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

  在武汉境内,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市域范围内有165条5公里以上的河流、166个主要湖泊、446座大小山体,还有大量的耕地和林地。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结合山、水、林、田、城不同空间的修复要求,武汉提出五大行动计划,分别是河湖碧波安澜计划、山脊绿脉修复计划、绿色国土提升计划、湿地花城锦绣计划、诗意田园稻香计划五大修复行动计划,通过五个计划的系统安排,将把好山好水好田好林修复提升、融入城市,系统构筑城市生态基底。

  近年来,武汉市将生态保护修复为一体,规划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东湖绿道、中法生态示范城等系列项目,自然资源部门又特别 了长江两翼山脊绿脉修复计划。

  2022年,武汉成立了全国首个“生态保护和利用规划设计产业联盟”,56家国际国内知名机构共同联盟,为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策划、咨询、勘察、设计、运营、维护等全过程服务。

  1826个长江排污口完成整治

  节约集约用好长江流域水资源是长江高水平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十年来,武汉市用水总量由2014年的39.52亿m^3增加到2023年的44.65亿m^3,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0.4%,此外,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93.9%,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5%,武汉市连续三次高标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

  武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武汉高水平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突出计划用水管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大力推进各类节水单元载体建设,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1442个,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节水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武汉48所高校创建为节水型高校,实现用水效率飞跃。

  此外,截至6月底,武汉市累计完成1826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占长江入河排污口总量的99.13%。同时推动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90家,清退临时砂石集并中心10个,货运码头全面退出中心城区。

编辑:liqing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暑期将迎旅游高峰 文旅部推出一系列产品和线路

暑期将迎旅游高峰 文旅部推出一系列产品和线路

进入暑期,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职工年休假较为集中。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今年暑期将迎来旅游高峰。国内长线游、出境游预订火热,避暑游、亲子游、研学游、文化游等需求增长明显。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深度体验【详细】

供需两旺 文旅助“燃”暑期消费

供需两旺 文旅助“燃”暑期消费

跟着影视作品“打卡”、观赏一场花灯巡游,随着暑期到来,我国消费市场再次迎来旺盛的增长势头。旅游旺季来临,各地积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将文化、旅游与体育、商业、影视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详细】

“破墙”不“破窗”,是“公园城市”该有模样

“破墙”不“破窗”,是“公园城市”该有模样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的公园“破墙透绿”,受到公众好评。例如,上海世纪公园拆除了3000多米围墙,24小时对外开放;山东青岛对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实施“拆墙透绿”,让市民走在路上就能与自然美景“撞个满怀”。这些举措进一步释放了公园绿地的公共空间价值【详细】

塑造独具成都特色风貌的公园城市

塑造独具成都特色风貌的公园城市

2018年,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重现“花重锦官城”意象成为重要内容。迎着绵绵细雨,近日,记者来到成都,走进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天府艺术公园、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场,感受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形成的“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生态美景【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