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滇池一片水与昆明一座城的新关系

2015-12-15 08:46:00         来源:云南网     浏览次数: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沿岸带、底栖带、浮游带三种类型。其中,沿岸带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沿岸带就是水陆交错地带,也称为消落区。作为天然湖泊,必须要有由波浪冲击而形成的荒凉浅滩,在浅滩上生长着芦苇、茭草、螺蛳、蚌壳等多种生物,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否具有荒凉的浅滩是湖泊与水库的不同之处,而滇池的消落区作用则一度被荒废。

  1982年至1984年,人们在滇池沿岸带1886米处修建了一道防浪堤,隔开了滇池水体与陆地的交错联系。曾广权形容此般状态为,如同将滇池水体装进了“水桶”,滇池沿岸带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了滇池的“肾脏”,使滇池自净功能大大丧失,这是滇池近10多年来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

  “蓝藻并不可怕,在滇池防浪堤修建以前,滇池的蓝藻被风浪冲到消落区的生物多样性地带,被太阳一晒,蓝藻就死去了。”曾广权指出,消落区的生物多样性显示了它们在维持物种平衡中的作用。其中芦苇、茭草等挺水植物都是吸收水中氮、磷的“好手”,因此,天然湿地被冠以“肾脏”的美名。他特别提出,在恢复天然湿地的工作中,为了在湖泊消落区营造一个斜坡,需要开展必要的基底修复工作,也需要采取一些人工措施,促进天然湿地的正向演替。

  程连元对于截污工作的要求是,要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新建小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社区零排放,减轻滇池污染负荷。他还指出,滇池水质好坏事关整个流域所有人生活质量,在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基础上,还得加强全民动员。

  昆明的城市景观 滇池是基础

  高原湖滨生态城市已成为昆明的城市定位,其中滇池的作用又如何?曾广权认为,从景观学角度来看,以滇池为主体的高原湖泊是昆明地区的基质景观,包括昆明老城区、呈贡片区在内的环湖城市片区只是高原湖泊基质景观中的斑块,河流与公路是基质景观中的廊道。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将以环湖城市群为代表的人工生态系统融入到以高原湖泊景观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他还指出,将滇池比喻为新昆明城市中的“翠湖”,以及在滇池外海当中修建人工岛屿的提法都是很错误的。它混淆了基质景观与斑块的关系,不利于滇池湖泊的治理,不利于新昆明的总体规划与建设。

  相对于对天然湿地的恢复,曾广权则对人工湿地的修建保持审慎态度。他认为,人工湿地需要修建布水渠和水多防渗漏的池子,又是沿湖修建,老的防浪堤拆除了,却又修建了新的“硬化圈”,它同样会隔断水系的连续性,造成陆生生态系统与湿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隔断,这并不是件好事。为了保护滇池,人工湿地宜布置在入湖河口,以及某些环湖截污工程辐射不到的村庄与人口集中的地方。在其他地方修建人工湿地时,应持慎重态度。

编辑:wangying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