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用高科技手段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2015-08-21 08:44:29    作者:朱青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一座简易“木塔”在浇上柴油点火之后迅速陷入火海,消防探测器立刻感应到火苗和烟雾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室,声光报警系统迅速鸣警,火源所在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声启动,一场火灾在10秒钟左右即被扑灭,火源所在房间内的文件甚至都没有损毁。

  这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平台——安徽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厅里,针对古代木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进行的一次预演,展示了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用高科技探索如何更好为古建筑织就一道“防火网”的新成果。

  “细水雾灭火技术是通过粒径极小的雾滴,产生很强的气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从而达到灭火效率高,又对环境无污染的目的,同时还对火场内的烟气具有显著的洗涤与冲刷作用,提高火场的能见度,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箭教授说。

  除此之外,红外线探测、个性定制的古建筑消防系统方案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现实中得以运用,这些手段不仅仅着眼于防火和及时有效的“灭火”,还着眼于“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游人的安全和藏品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穿越千年的古代建筑。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3744个古村寨,基本都是木结构和木土砖混合结构建筑,消防安全面临重大压力。为此,国家文物局2014年启动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百项工程。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表示,安徽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数量占了一半以上,但文物建筑的消防设施配置缺口很大,多数文化建筑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灾难性损失。

  据统计,2009年以来,中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逾1300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占了37%居首位,电气原因占了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以及雷击。

  目前,中国已颁布施行消防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50多项,然而还没有古建筑消防设计的国家规范。

  位于黄山脚下安徽黟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60%以上都是老房子,其中明清时期古民居有158幢,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据悉,目前宏村开启了“个性化”、“量体裁衣”的消防方案,投资逾3000万元,共涉及村中270余栋建筑,选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实现了对宏村古建筑的全覆盖保护。

  “中国古建筑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环境和结构的不同都对消防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的消防方案设计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识火灾危险源,更周密地提高古建筑消防保护水平。”安徽省消防总队总工程师薛亚群说。

编辑:jiym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法国:依法保护“甜蜜的负担”

法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古建筑,其中近40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历届法国政府各显其能,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有法可依,寻求这些古建对财政贡献最大化。【详细】

古玩市场迁离隍庙 元森助力城市发展

兰州年代最久的古玩市场——隍庙古玩市场,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为实现隍庙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场内所有古玩经营户于1月25日全部迁出。【详细】

北京大学静园修缮计划引争议

近日,北京大学静园修缮效果图引起社会哗然,这也是古建筑或古城保护与改造项目在业界的正常反映,北京大学不是一般的“开发商”,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保护古建筑上更应该成为社会的表率【详细】

立法何时跟上强拆步伐?

一夜之间,两座民国建筑化为废墟!近日,广州民国时期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被开发商强拆的消息,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去年,广州市曾向开发商发出“缓拆令”,但两座建筑既未被认定为文保单位,也未被公布为历史建筑。【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