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不适用城市建设(图)

2014-11-27 11:42:43         来源:红网     浏览次数:

  四年前为迎广州亚运会,耗资8亿打造西关最大的广场;四年后,因地铁8号线施工,广场又被拆了一半—今年9月,媒体质疑陈家祠广场被拆成了“短命建筑”,有市民直斥太浪费。昨日,在由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到陈家祠广场集中视察时,荔湾区政府方面回应,“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省了钱,加快了地铁建设。”

  群众看到的是新建不久的广场被拆除了,广场建设的投资费用化为乌有,并认为这种“短命建筑”就是浪费钱。可是政府却不这么看,因为陈家祠广场早在1996、2009年的两次改造建设过程中就完成了征地拆迁,而现在征地拆迁成本上涨,可以说当年的陈家祠广场改造项目,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地铁工程的建设成本,加快了建设时间。

  稍加分析可以得知,政府反驳市民“浪费论”的理由就是节约的征地成本要远远大于拆广场的费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则是政府拆新建广场正当性的理由,这样一算拆广场之举是赚到了而非浪费了。这种以价格差换来的满足感其实就是十分常见的“消费者剩余”现象,即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例如超市商品打折、双十一网购优惠等等,可是“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价格差会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但是并不会带来实际的收入,同样地铁建设因广场兴建早而省下的征地拆迁费与拆广场损失之间的价格差,对城市总体财富而言并不会带来任何实际增加,仅仅是政府一厢情愿的心理满足而已。可是城市建设投资不是个体的消费行为,不能因为政府的心理满足而罔顾浪费的既定事实,个体消费者因为价格差的吸引也会买些并不需要的东西,其浪费由个人承担,政府因价格差为浪费行为辩护则不合适,因为浪费是由所有纳税市民承担。

  城市规划与现实需求难免会发生冲突,有些浪费行为在所难免,可政府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强化规划调整的监督评估,千方百计地降低规划调整的损失、有理有据地公开规划调整信息,而不是以个体的角度拿“消费者剩余”现象带来的心理满足为政府的责任缺失找借口、打掩护,这样不仅不利于诚信政府、务实政府的建设,还可能让规划调整、反复拆建成为滋生权力寻租的土壤。
 

编辑:ljing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SWA设计作品:2010广州亚运会亚运村

  中国 讯 SWA设计事务所提供了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650亩的广州亚运会亚运村景观设计的服务。设计作品位于现在的水道边,是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连接着城市北部的山区和南部的珍珠河。亚运村是一个【详细】

每年短命建筑浪费超4600亿 需源头处理祸根

天津“全国第一拆”、西安市118米高楼被爆破拆除、郑州2010年建成天桥被整体拆卸,短短两月内,就有3起成本巨大的地标性建筑“倒下”。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估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导致的“短命建筑”浪费就超4600亿元。【详细】

管住“短命建筑”背后的权力任性

近日有媒体报道,郑州一座花费数百万元建设的天桥仅使用5年就被拆除。笔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近些年类似的“短命建筑”颇为多见。如果这些建筑质量有问题,被拆除情有可原,但很多建筑恰是在“青壮年”被拆除。如此折腾,劳民伤财,损害政府部门形象。【详细】

"短命建筑"频出 城市建设应多些"融合思维"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短命建筑”频繁出现。比如,刚修好不久的道路,却要重新翻修;刚投入巨资打造的大厦,却因为新的规划而要拆除。相关部门的盲目决策以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规划,使劳民伤财的事情接连发生。【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