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花坛总设计师揭秘方案诞生过程

2014-10-02 10:27:38         来源:渤海早报     浏览次数:

  1986年,天安门广场上首次出现了一个直径长达50米的大花坛,十万盆鲜花拼接成一幅壮观景象。从那以后,国庆花坛逐渐成为记录时代发展变迁的符号。今年的国庆节,我们再次靠近这举国熟悉的符号,去发现其中的细节。

  历年花坛记录发展

  空荡荡的天安门广场突然开进来几辆卡车,打破了深夜宁静。工人师傅们从卡车上卸下大量钢材,把它们拼接到一起,逐渐呈现出一个花篮的轮廓……2014年的9月25日,气温降到了19℃,刮着秋风(微博),广场的300人都穿着毛背心和冲锋衣。空气里飘着阵阵菊花的香味儿。大家试灯光、修饰花篮、趴在花篮与篮体之间做焊接、架设坡面、搭建微型喷头……空气里混杂着各种指令。这一切都要赶在清晨升国旗前完成。

  9月25日清晨6点04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与躲在云层后面的旭日一同升起,广场上的游人发现,长安街沿线多了10处立体花坛。

  红色的花篮表面,镶嵌着四个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里都有三个金黄色的汉字—中国梦,表达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编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祝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共同构成了今年国庆花卉布置的主题。

  从1986年开始,广场上每年都要进行国庆花卉布置,它已成为记录时代发展的符号。香港回归、抗击“非典”、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迎接奥运等重大事件都能在国庆花坛中找到标志性元素。

  香港回归那一年即1997年,广场中心花坛用了“万众一心”的主题进行庆祝。

  2003年,天安门广场一改往年“一大四小”传统布局,在中心花坛两侧铺设画卷。当年恰逢抗击“非典”取得胜利,以老龙头、山海关、居庸云台、敌楼、嘉峪关等组成万里长城的壮丽景色,出现在广场西侧的画卷里,寓意“众志成城”。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4年,东侧花坛自北向南出现了缀花日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及发射塔等图案,共同体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为了庆祝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08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一侧摆放了五个福娃的造型。

  方案怎么诞生的

  北京香山南路6号院,一栋十分不起眼的四层灰色小楼,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的花卉布置方案就是在这儿诞生的。

  兰海浪的办公室在三层,他是方案总设计师、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设计事业部部长。

  早在1997年,兰海浪就与国庆花卉布置结缘,担任总设计师也有10多年了,他拥有一个15人组成的核心创作团队。

  “越来越难。”兰海浪说,每年设计出的方案都要有新的创意,这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每年4月底是开始筹备国庆花卉布置方案的时候,这时摆花的主题已经确定。“中国梦”是今年国庆花卉布置的核心元素之一。为了体现出“中国梦”,设计者们拟出了许多方案。“我们首先想到了中国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如何将中国结与中国梦相结合,我们想出了很多方案。”兰海浪说,有一种方案是把花篮的提手做成圆弧状,上面悬挂三个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里镶嵌一个汉字。还有一种方案是把“中国梦”三个字直接呈现在花篮四周的坡面上,用黄色的小菊摆放出来,其他地方用一品红衬底。

  “类似的方案还有近10种。”兰海浪说,要想让方案最终通过,领导认可、专家支持、百姓满意,三者缺一不可。从这些方案中,花木公司先自己评选出了三套内部广泛认可的版本,再层层上报,相关部门的领导也会提出修改意见。

  兰海浪介绍,从历年情况看,成型方案要经历无数次修改,有时候仅能保留最初设计的5%甚至更少,全盘否定也是常有的事。2001年,原计划在广场中心花坛旁用花卉摆出一对高楼造型,体现城市的繁荣发展。就在进场施工前几天,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双子塔被炸,这对高楼突然要撤换,设计方案推倒重来,时间非常紧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对方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从平面到立体、从色彩简单到颜色丰富、从无夜景照明到如今的“白天观花,晚上观灯”……兰海浪的书架里增添了不少像《国际新景观设计年鉴》这样的专业书籍。

  国庆花卉来自哪

  距天安门46公里外的花木公司顺义生产基地,今年广场中心花坛使用的花卉几乎全部产自这260亩地,包括新推出的5种自主培育小菊。

  如今,国庆使用的花卉已达120多种,十几年前也就10种左右。陈菊是更早参与国庆花卉布置的人,据她回忆,国庆50周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那以前,都是把黄土装在瓦盆里,直接栽花。1999年前后,开始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且尝试用“配方基质”代替黄土。

  很多进口花卉,花期和本土的花卉不一样。因为时间原因,目前主要采用“短日照处理”的方式将进口花卉的花期提前。通俗地说,夏季培育的时候,把进口菊花放在大棚里,傍晚五六点钟天还没黑,工作人员便用黑色的遮光布把大棚遮盖起来,让菊花“觉得”已经是夜晚了。直到第二天七八点钟,才把遮光布掀开,其实在这之前,天早就亮了。通过这种方式,菊花接受光照的时间缩短了,就如同提前进入秋季一样,花期自然就提前了。

  目前,国庆花卉已从国外引进迈向了自主培育的新阶段。接下来的目标是,借助植物基因工程,让新品种小菊无需经过短日照处理,就能在“十一”期间开花。

  浇水也是件麻烦事。以前国庆节期间,需直接把水车开到天安门广场,一位工人师傅负责提示游客,另一位师傅拿着大管子浇水。现在不同了,今年国庆花坛首次引入3D扫描打印技术,中心广场花篮里每一朵花的位置、倾斜角度都能被精准定位。浇花也不再靠大水车,小型喷灌系统便可以把水精准地注入每盆花中,非常“省心”。随着新品种花卉的引进与自主培育,造型也越来越精细。专门用来做立体花雕的细致花材有40多种,连凤凰身上的细小羽毛都能用绿色植物一根一根展现出来。

  另据报道,本着厉行节约原则,今年国庆花卉布置的规模不超过往年,只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创新。在花卉选材上,尽量循环利用,如根系花卉会回收到花卉基地进行再培育,一年生花卉回收用作肥料。并且在游客都能看得见的地方摆放花卉,烘托节日气氛,表达祝福。

  盘点今年花坛看点

  1、牡丹花直径3.2米

  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共摆设75万盆花卉,涉及120多个品种。其中,位于天安门广场的“祝福祖国”中心花坛以花篮为主景。花篮中有牡丹花直径3.2米。像这样尺寸的“鲜花”,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因此,花篮中摆放的基本都是仿真花。为数不多的少量真花也以绿叶植物为主。

  2、首次采用3D打印

  花篮中插有牡丹、玉兰、芙蓉、月季等花材,平面部分由如意图案的花卉组成,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幸福。花坛直径50米,花篮最宽处15米,顶高15米。花篮篮体表面嵌有中国结图案和中国梦文字。

  中心花篮主体色彩为红色和黄色,首次采用了3D扫描、3D打印、空间定位等新技术对花篮枝叶层次进行制作,采用新技术可减少重复试验次数。

  此外,今年国庆花卉布置过程中,非常注重夜景照明效果。即便夜晚在长安街上开车,也能观赏到国庆花坛的整体。

  3、京津冀“入”花坛

  除了设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花坛,从建国门桥至复兴门桥还摆放了10处立体花坛,每处都有不同含义,融入了时代元素。

  据了解,建国门桥西北侧的立体花墙起到“点题”作用,花墙上嵌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16个词语,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东单路口的东南角摆放主题花坛,以青山绿水、骏马羊群为主景。西单路口东北角的花坛主景是一张京津冀地图,地图上有京剧、杨柳青年画、皮影戏等三地代表性文化元素,一列奔驰的高速列车象征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西单路口西南角的一张“光盘”,诠释着勤俭节约、以俭养德的内涵。

编辑:zhaoai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今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中心花篮亮点多!

9月19日,数量整齐排列的卡车缓缓驶入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仿真花材、辅料运抵现场,开始插制。预计23日插制工作完成。 根据规划,2016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篮采用东方隆盛礼仪式插花的艺术表现手法,篮体上方仿真花部分高9米,直径12米。花卉颜色以红粉色系为主,突出喜庆热烈的气氛。【详细】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初见雏形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天安门广场布置的主题为“祝福祖国”大型花篮造型花坛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大型花朵已被插装在大型篮盘内,篮体也已制作完成等待“合体”。【详细】

天安门广场花坛完工 造型以“长城”为主题

25日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完成。市民可欣赏到总占地3000平方米的“长城”主题花坛,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桧柏花带。【详细】

天安门广场7年后再现山水花坛 延续至国庆后

昨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详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