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文化杂谈

2013-01-25 17:28:06    作者:董兴宝     来源:新浪收藏     浏览次数:

  对于现代人来说,除了利用天然的石头外,还善于利用各种机械加工石头,甚至是人工合成“石头”,如“人造大理石”,这些人类智慧和现代科技的贡献,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各种的“奇石”来说,则更应强调自然形成,而不应该加入这些高科技智慧。一颗石头的生成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奇石,更是努力吸收日月精华才成为传奇。倘若没有一颗沉静的心,奇石的商业价值多么昂贵,于己又有何用?懂石之人,应知“纯石”的价值。纯真和真诚,更是作为做人应有的“成色”。市场上,有些人们为了获取利益,甚至是造出各种“假自然奇石”,这违背了古老的赏石诚信的传统,这些行为,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会影响奇石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奇石”爱者,应共同来抵制这些行为,净化赏石市场。

  奇石的最早记载之说

  中国是东方文化发源地和典型代表,也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而源远流长的奇石文化,自古以来,各种“奇石”引起了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甚至普通百姓的极大兴趣,他们在寻找、把玩、鉴赏、收藏奇石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文章、书画,形成了鉴定奇石的理论、方法,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大量的赏石、奇石的组织、机构,出版了数以百计的“奇石”或与奇石有关的文化刊物,研讨和传播奇石文化知识,而奇石文化的真正文字记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自然奇石的鉴赏及收藏文化方面,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据《阔子》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其实,远在此前的商、周时代,作为赏石文化的先导和前奏——赏玉 就已十分普及。据史料载:周武王伐封时曾“得旧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万八”。而《山海经》和《轩辕黄帝传》还记载:黄帝乃我国之“首用玉者”。由于玉产量太少而十分珍贵,故以“美石”代之,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国赏石文化最初实为赏玉文化的衍生与发展。《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也归为石之一类了。于是奇石后来也常跻身宝玉之列而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上贡物品。对于奇石文化的确切文字记载,还包括战国时代的《尚书》中有一篇《禹贡》,专门记述各区域山川分布、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这说明先秦时代统治者对“怪石”就已产生浓厚兴趣,并有了一定数量的需求。

  随着我国奇石文化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更多的奇石文化作品,如文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人们将对如何寻找奇石、如何鉴赏和辨别、如何收藏甚至如何投资交易奇石等进行更详细的文字论述。而对于更多初入门的赏石者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这些文化知识,还更需要人们系统地总结和提炼赏石的心情、体会和感悟,将赏石融入人生。把赏石与调节人的心情、启发人们如何做人做事和交易、培育高尚的情操等相结合,才能形成更加深厚的奇石文化,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奇石文化的需求。

  奇石与园林居室之缘

  随着基本居住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以自然奇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人们向往的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人们向往称奇,是因为园林中各种奇石的美态雄姿,显示重峦叠峰、涡洞相套、峰回路转等等,给人以种种遐思。而文人雅士的案头常见太湖石的奇美,山小相叠而峥嵘,孔微相透而通灵,是一种融谐睿智玲珑富贵的象征。赏石者情有独钟,甚至于痴迷。人们喜欢在园林和居室中增加奇石,并非现代人独有的爱好,而是自古以来的就有的传统,奇石与园林、居室有着原始的情缘。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园圃”(早期“园林”的名称)的出现,赏石文化才开始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正因为此,秦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奇石的文字记载,多局限于皇家宫苑和各种园林。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王朝的未央宫、上林苑,汉梁孝王的兔园(梁园)等,都用了大量的观赏性奇石加以点缀或堆砌假山。即使在战乱不止的东汉及三国、魏晋南北朝,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南朝建康同泰寺前的三块景石,还被赐以三品职衔,俗称“三品石”。南齐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其“楼、观、塔、字,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南齐-文惠太子列传》)。早在1986年4月,考古学家在山东发现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的墓葬,墓中壁画多幅都有奇峰怪石。其一为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内以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景石为衬托,其石瘦峭、鼓皱有致,并配以树木,表现了很高的造园、缀石技巧。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在不断地进步,人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仿造出各种奇异的园林、居室的装饰材料,现代制造的精美家具、家电等充斥在人们的居室内,但这并不影响奇石与园林、居室的悠久情缘,也不影响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追求,越是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中,人们似乎越渴望绿色生态植物;越是在高科技制造出的装饰材料面前,人们似乎越是奢求天然的奇石,而唯有天然形成的奇石,才能给生活在浮躁、吵闹的社会里的人们心灵上一些安慰,相信不久的未来,奇石将在园林和居室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奇石最早被人收藏之说

  由于爱好和收藏各种奇石的人众多,人们为了获得自己喜爱的奇石,或亲自到山上溪涧捡拾,或到市场上去购买,或与朋友交换,人们都希望能收藏到更多自己喜欢的各种奇石。对于顶级的收藏家,收藏的奇石往往价值连城。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奇石市场天价“亿元奇石”已有四块:其中包括,北京收藏家的玛瑙奇石《指日高升》、内蒙古产的玛瑙石《鸡雏出壳》、银川收藏者的玛瑙石《岁月》、北京收藏者的《中国版图》奇石。这些奇石,都是由民间收藏者首先从大自然中发现,而被有关机构收藏并经媒体 “铺天盖地”的炒作,使这些奇石的价格达到亿元。奇石本身的观赏性、其背后的收藏及投资价值,加上媒体的报道甚至是炒作,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收藏、投资奇石的行列中,而国人的收藏石头的历史文化,可追溯到远古时代,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爱好、收藏奇石的文化习惯。

  由于奇石的自然生成有上千万年或者更长的历史,远远早于人类的历史,因此,收藏奇石是人类收藏欣赏的古玩艺术品中历史最悠久的。比如,晚唐画家孙位的《高逸图》、宋徽宗赵佶的《祥龙石图》中,都可看到奇石的身影,从侧面反映了赏石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追溯起来,我国的赏石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战国《尚书·禹贡》记载:“泰山山谷产怪石,是贡品。”而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卞和与“和氏璧”的故事,也说明从那时起,人们对于石头就有了很高的鉴赏能力和雕琢加工能力。

  一般认为,赏石、藏石文化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在南北朝之前,“奇石”收藏处于朦胧时期。如:被后世文人尊奉为赏石祖师陶渊明,也不过拥有一块“醒石”而已。唐代藏石形成潮流的主要标志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文人雅士,取代了帝王贵族,成为赏石界主流。他们将奇石引向民间,引进书房客厅,闲时面对奇石欣赏并勃发诗兴,明清时代,奇石文化则有了更大发展。

  然而,赏石文化真正的春天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后。古时的奇石多限于名流雅士和上层人物,普通百姓少有“玩石”。现在,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我国奇石文化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大众文化,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数以百计的奇石协会或奇石研究会,爱好奇石者越来越多,奇石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首篇千古赏石名作

  当今社会,打开各种奇石文化的媒体杂志,各种赏石、收藏、鉴定奇石的文章众多,网络上的文章更是繁多,其中不乏有现代爱石人谱写的优秀文章,他们谈奇石的历史文化,论各种奇石的鉴别方法,表达赏石的各种心情和感悟,而在历史上,最有名的首篇赏石之作,应属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太湖石记》。

  白居易诗存3000多首,其中有《双石》、《太湖石》、《莲石》等诸多石篇,以及文论《太湖石记》等。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与石为友。作为诗人的白居易,在赏玩各种奇石时,更多的是注入了自己的许多想象、联想和精神寄托,从赏石中引发出种种对人生的感悟。提到《太湖石记》,必然要提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藏石大家——牛僧孺。牛僧孺与石结情缘。官至宰相,一生酷好文学,著有《玄怪录》。牛僧孺为官清正,从政之余,惟嗜爱藏石赏石,尤爱太湖石。牛僧孺经常同白居易坐石论道,牛僧孺曾坦言:“尝与公迫观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己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了纪念二人的友情和记载牛僧孺的爱石情愫,白居易特于会昌三年(843)五月题写了著名的《太湖石记》,简明而深刻地阐述了有关藏石赏石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了牛僧孺在古代石坛上的影响。牛僧孺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象均有,形神兼备,独树一帜,牛僧孺因而被白居易视为唐代的藏石大家。白居易为牛僧孺题写的《太湖石记》,也成为千古名文。

  探究《太湖石记》为什么能成为赏石的千古名文,对现代人深有启发。首先是白居易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自己对奇石的独特的爱好,并有独特的感悟;更重要的是,他与藏石大家——牛僧孺结为好友,经常一起探讨奇石文化、玩赏牛大师的各种藏石,丰富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因为此才写成了千古绝文,让更多爱石者阅读后感到了美感,吸取了赏石营养,传播了奇石文化。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要再创作出优秀的赏石佳作,需要深爱奇石并不断地与赏石者交流,才能像白居易那样写出千古流传的美文,为我国奇石文化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ljing

凡注明“ ”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Baidu
map